热搜: 乐发vll彩票app下载官方网站
中新网海南琼海12月10日电 (记者 张茜翼)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9万多件,观众走进这里,不仅可一览南海出水文物,还可利用VR技术,“跨越千里”领略三沙海岛之美;参观1:0.9复原的华光礁Ⅰ号沉船,揭开古代商船的神秘面纱……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图为采访团成员观看展览。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12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海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追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市潭门镇,馆内展览展示了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交往、文化交流。现有的藏品中,包括南海出水文物、历代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海南历史文物、历代船模等。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图为参观者拍摄展品。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在广袤的南海海域中,散布着众多岛、礁、滩、沙。“南海自然生态陈列”展览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以“南海记忆”“南海花园”“南海宝藏”“南海风云”“保护南海”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标本、陆地生物标本、矿物与活体海洋生物等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全面、集中地展示南海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
“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介绍,20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组织实施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一批古代沉船遗址和水下文化遗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历代铜钱及石雕制品等遗物。21世纪初,在南海海域对宋代“南海Ⅰ号”“华光礁Ⅰ号”和明代“南澳Ⅰ号”等沉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水了十分丰富的文物。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于1996年发现,2007-2008年正式发掘,出水文物万余件,以陶瓷器为主,另有铁器、木质船板以及少量铜器残片。展览以华光礁Ⅰ号沉船为核心,立足于沉船本身,通过数万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结构剖析展示,对沉船的发现、出水、船体、船货等信息进行全面释读。据介绍,华光礁Ⅰ号古代沉船丰硕的发掘成果证明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发生的年代久远,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源远流长,以及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避风港、补给站、中继站的重要地位。(完)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黄钰涵 钱姣姣 杨丽)当看到精致的中国古建筑时,来自马拉维共和国的伊诺眼中闪烁着光彩。这位喜欢建筑的马拉维男孩,如今正在北京交通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他希望未来可以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家乡马拉维实现城市化。
2016年的一封录取通知书,让17岁的伊诺告别了家乡,只身一人来到中国求学。在中国学习生活了6年,说着流利中文的伊诺在镜头前笑得有些腼腆,“虽然用了中文这么多年,但我说中文还没有那么好。”
谈及来中国留学的契机,伊诺表示这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据伊诺介绍,在马拉维,有许多与土木工程相关的政府项目,比如大学楼、运动场、政府楼等,都是与中国合作建设的,“如果我想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还是去中国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伊诺来中国之前,他的妈妈并不太放心,自己的孩子将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家,没有家人陪伴。“来到中国之后,发现中国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中国人非常热情,中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伊诺说道。在中国,伊诺发现上课、学习以及工作的方式,都与马拉维不太一样,“在学习方面,也学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努力学习”,伊诺笑着说,“要特别努力。”
长春、哈尔滨、香格里拉、广州……回忆自己在中国的足迹,伊诺如数家珍。在哈尔滨读本科时,伊诺曾专门前往北京旅行,还去爬了长城,“如果来到中国,必须得去长城。”在走过的这些城市中,伊诺对云南香格里拉的印象比较深刻,巴拉格宗和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美景更是令他称赞不已。
作为一个喜欢听故事、看故事、讲故事的人,伊诺对中国的古建筑十分感兴趣。中国古人为何如此布置房间?这些古建筑为何是榫卯结构的?在伊诺看来,通过中国古建筑,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故事。“建筑不仅仅是一座楼,它还是一个博物馆。”
伊诺的家乡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被人们誉为“非洲温暖之心”,“这里的人非常热情”,伊诺介绍道。在去年,中国与马拉维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对此,伊诺也有所关注。在他看来,虽然其间只有短短一年,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已经看到了马拉维的变化。
“我们国家有一个愿景,(其中)有三大支柱,其中一个就是城市化。如果说到城市化,就离不开工程学”,伊诺说。展望未来,伊诺希望自己在职业方面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实现城市化的梦想。对于自己的生活,伊诺表示未来可能会充满“不固定”,“今天的梦想可能和明天的梦想会不太一样,我会有一个比较期待的态度去面对未来。”(完)